科技·商业·财经

AI创企成长“加速器”:百度智能云凭何成为首选土壤?

   时间:2025-10-11 17:44 作者:陆辰风

当前,中国AI创业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无数创新企业在这片热土上探寻生存与发展之道。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AI相关企业注册量位居全球首位,仅2024年新增AI创企数量就超过50万家。然而,繁荣表象下,AI创企面临的挑战同样严峻。据统计,中国市场AI创业失败率高达70%-80%,每三家AI公司中就有两家难以存活超过三年。

在深圳举办的百度智能云AI创投加速计划首期活动中,17家企业从近80家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涵盖AI影视、智能硬件、数字人等热门赛道。这一现象折射出AI创企对系统性支持的迫切需求。活动负责人孔伟健透露,报名企业数量远超预期,且多数已实现小范围技术落地,显示出市场对优质孵化平台的强烈渴望。

对于学术背景出身的创业者而言,当前环境要求他们必须在完成全部科研工作、确保项目具备直接商业化能力后,才敢踏入创业领域。聚力维度创始人赵天奇坦言,AI创企普遍面临产品、商业、生态三重困境。在产品层面,如何将模型转化为产业应用、选择合适参数模型、获取优质行业数据等工程问题亟待解决;商业层面,PMF验证、定价体系、渠道布局等成为生存关键;生态层面,则需与基础模型方、AI infra方等建立协同关系。

百度智能云推出的AI创投加速计划,正试图破解这些难题。该计划为入选企业提供算力补贴、模型工具包、行业资源对接等全方位支持,并由百度智能云牵头开展定向孵化。参与评委不仅包括百度自身专家,还有一苇资本、兴业投资等产业资本方。这种"技术+资本+产业"的复合支持模式,为AI创企构建了从技术验证到商业落地的完整闭环。

在基础资源支持方面,百度智能云提供昆仑芯异构算力补贴,开放千帆大模型平台企业级权限,包括100+模型调用、定制化工具链等。技术赋能层面,采用"1对1专家陪跑"模式,为每个项目匹配技术专家和行业顾问,定期组织技术集训营。商业化加速方面,则通过专属路演、闭门对接会、融资辅导等方式,帮助企业链接行业场景和客户资源。

生数科技与VAST等明星企业的成功案例,印证了百度智能云生态的实效性。生数科技基于百度智能云百舸平台打磨文生视频产品,VAST则利用千帆平台一站式开发工具链完成3D大模型落地。这些合作不仅加速了产品迭代,更推动了IP产业等多个场景的深度应用。参与加速计划的企业普遍反馈,百度智能云提供的商业线索精准度高,对接资源决策层明确,超出预期。

从产品体系看,百度智能云拥有从芯片到算力、模型再到智能体应用的全栈自研布局。千帆平台4.0版本提供更多行业精选模型和Agent服务,企业可通过"乐高式"搭建快速完成模型到产品的转化,开发时间缩短70%。百舸平台5.0版本则通过昆仑芯超节点集群互联能力,帮助企业以更低成本实现更好迭代效果,破解"技术深、迭代快、成本可控"的不可能三角。

商业落地层面,IDC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195.9亿元,百度智能云以24.6%市场份额连续六年蝉联冠军。在泛科技、医疗、智能硬件等产业赛道,百度智能云成为众多大单的核心服务商,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商机和资源整合能力。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延伸至百度集团生态,如小度硬件生态、百度地图地理信息、百度搜索流量资源等均可为企业赋能。

据悉,百度智能云AI创投加速计划将进入"长期陪跑阶段",从技术、商业、融资三个层面持续助力AI创企成长。短期目标包括在明年3月底前推动至少10家企业实现合作落地并产生营收,力争帮助3-5家企业完成下一轮融资。这种系统性支持模式,正在为中国AI创企构建最坚实的成长土壤,推动中国AI力量向上生长。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