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AIoT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晶晨股份近期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9月25日,该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这一消息于10月9日通过港交所整体协调人公告对外披露。此前,这家成立于2003年7月的企业已在A股科创板完成布局,截至10月13日收盘,其市值稳定在445亿元规模。
从市场地位来看,晶晨股份在智能终端SoC芯片领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根据2024年相关收入统计,该公司在全球专注智能终端SoC芯片的厂商中排名第四,在所有提供SoC的智能设备供应商中位列第三。具体到细分市场,其家庭智能终端SoC芯片在中国大陆市场占据榜首位置,全球排名第二。市场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三台智能机顶盒就有一台采用其芯片,每五台智能电视中也有一台搭载其解决方案。
技术迭代方面,晶晨股份2024年推出的新一代旗舰产品引发行业关注。该芯片采用6纳米先进制程工艺,集成Armv9架构并具备端侧AI计算能力,NPU算力提升至32TOPS。这一技术突破显著增强了其产品在端侧AI算力市场的竞争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芯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10亿颗,仅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就超过900万颗。
在客户覆盖方面,晶晨股份构建了全球化的业务网络。其产品已进入250余家主流运营商体系,与全球前20大电视品牌中的14家建立合作,包括小米、创维、TCL、海信等知名企业。业务版图延伸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数亿块屏幕提供核心芯片解决方案。值得关注的是,非中国内地市场贡献了公司超八成的营业收入。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晶晨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5.45亿元、53.71亿元、59.26亿元和33.30亿元,对应净利润为7.32亿元、4.99亿元、8.19亿元和4.93亿元。智能多媒体及显示SoC业务持续占据主导地位,收入占比超过70%。同期毛利率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分别为35.1%、33.2%、37.1%和37.5%。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85亿元、12.83亿元、13.53亿元和7.35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1807名全职雇员中技术人员占比达86.6%,凸显其技术驱动的发展战略。2024年全年芯片出货量超过1.4亿颗,平均售价维持在41.4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