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正掀起一场针对家庭消费群体的激烈争夺战,海底捞、西贝等头部品牌纷纷将目光投向儿童餐及亲子餐饮市场,试图通过差异化服务抢占中产家庭客群。
海底捞近期动作频频,在西安万和城店推出首家“宝宝餐厅”,为3至12岁儿童设立专属用餐区,提供20余款定制餐品,并采用回转自取模式。扬州京华城门店则计划打造全国首家亲子主题餐厅,虽具体服务尚未公布,但已显露出其加码家庭消费的决心。海底捞与热门IP《海底小纵队》联名推出儿童餐,深圳方大城店设置覆盖多年龄段的玩乐区,提供舞蹈、魔术等互动表演,进一步强化亲子服务属性。
西贝作为儿童餐市场的先行者,自2017年推出“家庭友好餐厅”战略以来,已服务超2亿人次家庭,累计销售专业儿童套餐超4000万份。尽管此前因预制菜争议导致部分客流流失,但西贝迅速调整策略,将儿童餐改为现做现卖,并升级门店定位为“家庭欢乐餐厅”,明确瞄准一二线城市年收入40万以上的中产家庭。其成功经验表明,儿童餐市场不仅规模庞大,且消费频次高,6至12岁儿童经常在外就餐的比例达44.4%,家长更愿意为孩子选择健康、有特色的餐饮。
这场争夺战并非海底捞与西贝的双雄对决,而是整个餐饮行业的集体布局。九毛九在广州开设首家儿童体验店,以“超级番茄”IP为核心,打造扭蛋机、自拍区等消费场景;麦当劳与迪士尼合作推出联名玩具,部分门店增设实体游乐区,定期举办亲子活动;肯德基则在深圳龙岗儿童公园推出首家儿童主题餐厅,集餐饮、玩乐于一体,成为网红打卡点。这些品牌均将儿童餐作为引流工具,试图通过差异化服务吸引家庭客群。
从深层动机看,餐饮巨头布局儿童餐市场既有主动创新,也有被动应对。麦当劳、肯德基等品牌通过儿童餐强化品牌特色,讲述新故事;而九毛九等企业则面临经营压力,旗下太二酸菜鱼等核心品牌收入下滑,需通过细分市场寻找新增长点。据财报显示,九毛九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0.1%,净利润减少16.05%,三大核心品牌收入全线下滑,迫使其加速转型。
然而,儿童餐市场并非蓝海,餐饮企业需面对更高要求。菜品研发需兼顾营养与口味,品控、卫生和食品安全需严格把关,供应链管理也需更加精细。更重要的是,品牌需避免同质化竞争,例如贵州酸汤火锅等品类因菜品属性难以适配儿童餐,盲目跟风可能适得其反。尽管挑战重重,但儿童餐市场的潜力仍吸引头部品牌持续投入,这场针对中产家庭的餐饮争夺战或将持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