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AI PC渗透加速:本地大模型与柔性制造双驱动,生态与成本待突破

   时间:2025-11-02 20:48 作者:柳晴雪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浪潮下,个人计算机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联想集团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其人工智能个人计算机(AI PC)产品已占据整体PC销量的三成份额,标志着这一新兴品类从概念阶段正式进入商业化落地期。然而,市场对于AI PC的实际价值仍存在诸多疑问:高昂售价是否物有所值?本地化大模型运行是否稳定?所谓的"个人智能体"究竟是创新突破还是营销噱头?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实地探访了联想位于安徽合肥的全球最大PC研发制造基地——联宝科技。

联想集团在定义AI PC时确立了五大核心标准:内嵌个人大模型、具备CPU+GPU+NPU协同的混合算力、构建个人知识库、接入开放AI生态,以及强调本地数据存储的隐私保护。以最新推出的拯救者Y7000P 2025 AI元启版为例,该产品搭载的"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被定义为具有自主任务完成能力的"硅基生命体"。联想研发人员解释称,与传统AI助手仅能执行单一指令不同,超级智能体可跨领域协调多个专业智能体完成复杂任务,例如自动整合数学解题、语文写作等不同场景的需求。

行业观察机构群智咨询指出,当前AI PC发展仍面临两大挑战。其资深分析师张玉彬表示,成本管控是首要难题,HBM等关键部件的技术升级推高了CPU、内存等核心组件的价格,品牌方需通过系统优化避免终端售价过快上涨。生态建设则是另一瓶颈,目前适配AI PC的专用应用数量有限,联想方面透露正着力构建开发者生态,计划将天禧AI平台与京东零售体系全面打通。

在联宝科技的智能工厂里,记者见证了C2M(用户直连制造)模式下的AI PC生产全流程。这条刚完成柔性改造的"乐高模组式"产线,通过积木式组合实现毫秒级响应,可快速切换生产不同配置机型。工厂负责人透露,当前每日处理的8000个订单中,80%为5台以下的小批量定制需求。这种"混合生产"模式与京东的数字零售能力形成深度协同——京东通过AI模型分析千万级用户的搜索购买行为,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确定订单反馈给联想,帮助工厂精准排产。

以拯救者Y7000P 2025款为例,京东监测到前端大量搜索行为后,通过AI外呼验证需求,发现女大学生群体对游戏本的需求已扩展至学习辅助场景。基于这些洞察,双方最终确定RTX 5070显卡+16G内存+1T SSD的配置方案。这种产销协同模式成效显著,该产品上市即成为京东同配置品类流量冠军,联想拯救者系列中近半数为京东定制款。双方今年4月签署的战略协议设定了三年1200亿元的销售目标,目前进展超预期。

尽管面临挑战,AI PC的普及已显现明确驱动力。商用市场方面,Windows 10停止服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催生大量换机需求,安全性和AI功能成为企业用户的核心考量。消费市场则受益于游戏本带动的端侧算力升级,以RTX 50系列为代表的GPU算力快速迭代,反映出消费者对本地AI处理的强烈需求。上游产业链也随之受益,群智咨询预测2026年笔记本电脑触控面板出货量将达2860万台,其中In-cell技术占比有望提升至18%。

对于发展路径,联想表示硬件架构已基本成熟,下一步将聚焦应用爆发和智能体能力迭代。京东则强调将继续发挥供应链优势,通过自营模式稳定核心价格,将用户需求前置反馈给厂商,加速AI PC产品的市场普及。在这场由AI驱动的PC产业变革中,制造端与零售端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行业生态,而最终能否真正赢得市场认可,仍取决于技术突破与用户体验的双重考验。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