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个天猫双11即将拉开帷幕,这场延续了十六年的电商盛宴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往届聚焦价格战、品质比拼和玩法创新的传统模式不同,今年天猫试图通过AI技术赋能与即时零售布局,将双11从单纯的电商促销升级为覆盖"吃喝玩乐购"全场景的消费狂欢。
在发布会现场,关于"双11是否还有存在必要"的讨论引发行业关注。数据显示,经过十六年发展,商家与消费者的参与热情已难复当年盛况。在促销活动日常化的背景下,平台对双11的依赖程度反而超过商家与用户。这种变化迫使天猫必须为这场年度大促注入新动能,否则将面临被市场边缘化的风险。
AI技术的全面落地成为本次变革的核心抓手。区别于去年主要服务于商家端的降本增效,今年天猫将AI应用延伸至消费者领域。全周期500亿消费券的发放将首次由"智惠引擎"AI系统决策,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实现精准推送。试点数据显示,这种个性化发券模式使转化率提升15%,有效解决了传统广撒网式补贴效率低下的问题。
消费者端的应用创新更具突破性。平台推出的六款AI导购工具覆盖了购物全链路:"AI万能搜"支持复杂语义理解并生成购物攻略;"AI帮我挑"通过交互式对话精准筛选商品;升级后的"拍立淘"实现多模态搜索与智能比价;搜索页面自动生成品类清单并提供实时咨询;"AI试衣"支持虚拟穿搭体验;每位用户还将获得定制化的"AI清单"。这些功能特别针对88VIP等核心用户群体设计,旨在提升平台粘性。
即时零售板块的淘宝闪购成为另一大战略支点。自今年5月布局外卖市场以来,该业务已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最新财报显示,上线四个月后日订单峰值突破1.2亿单,8月周均订单达8000万单,带动手淘DAU同比增长20%。在双11期间,淘宝闪购将承担"超级增量"角色,为品牌提供新的增长引擎。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负责人指出,当前品牌面临三大新机遇:淘宝闪购带来的增量市场、大会员体系构建的超级枢纽、88VIP形成的消费引擎。数据显示,8月已有77个品牌在闪购渠道月成交破千万,490个品牌成交超百万,验证了高频消费带动电商协同的有效性。
这种转变标志着天猫战略的重大调整。去年双11,平台选择回归核心用户运营,摆脱低价内卷;今年则通过技术升级与业务拓展,将视野扩展至大消费领域。从AI导购的个性化体验到即时零售的场景延伸,天猫正在重构双11的价值链条。最终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商家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