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远景张雷:中国有望凭物理人工智能,三年内领跑能源大模型赛道

   时间:2025-10-21 19:58 作者:冯璃月

“传统大语言模型擅长捕捉关联,却难以揭示因果。未来,物理人工智能将成为科技突破的关键方向。”在近日举办的远景科技闭门研讨会上,集团董事长张雷首次系统阐释了“物理人工智能”理念——一种将AI与物理定律、系统边界及知识图谱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他指出,通过将数据智能与能量守恒、空气动力学等物理规律结合,可有效消除传统AI的“幻觉”问题,使其在真实物理场景中实现可靠应用。

能源领域或将成为这场变革的首个突破口。作为全球领先的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远景科技自风机制造起步,历经二十年发展已将业务拓展至动力电池、储能、绿色氢氨醇及零碳产业园等领域。张雷透露,构建能源大模型是公司当前的核心战略之一。他强调,美国在消费级AI领域占据优势,但在物理人工智能和能源大模型方面缺乏工业化场景支撑,“没有足够的新能源制造实践和复杂系统数据,难以形成有效突破”。相比之下,中国丰富的应用场景和产业数据为技术迭代提供了独特优势。

新型电力系统的重构需求为能源大模型提供了绝佳试验场。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明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但风电、光伏的波动性给电网调度带来挑战。张雷认为,这正是AI发挥价值的契机:“AI能在毫秒级处理海量数据,发现隐藏规律并做出最优决策,从而化解能源系统复杂性带来的焦虑。”据介绍,应用能源大模型后,AI风机可提升发电收益,储能系统能优化市场交易,电网则可增强新能源消纳能力。

远景科技在内蒙古赤峰打造的零碳氢能产业园成为技术落地的关键载体。该项目集成全球最大绿色氢氨生产与独立可再生能源电网,形成覆盖设备、电网、市场的闭环系统。张雷解释称,这种复杂性为能源大模型提供了海量训练数据,使其具备全局感知能力。闭门会上,远景发布了基于图神经网络、时空模型和多模态Transformer算法的“天枢”能源大模型,以及由其驱动的AI电力系统、伽利略AI风机和储能产品。据媒体报道,去年开展的对比试验显示,AI风机较传统设备收益提升20.9%。

在新能源制造业深陷“内卷”的当下,物理人工智能或成为破局关键。近三年,光伏、风电、锂电池行业遭遇严重产能过剩,价格跌至历史低位,部分企业甚至出现“市场价低于现金成本”的异常现象。张雷指出,同质化竞争的本质是“比规模、拼资源”,而能源大模型将推动行业重心从物质资产转向智能资产:“未来比拼的是效能而非规模,企业需要从‘堆肌肉’转向‘长脑子’。”他强调,能源大模型不仅能提升运营效率,更是终结恶性竞争、推动双碳转型的重要工具。

尽管市场已涌现多个能源大模型概念,但多数产品在数据基础、算力支撑及可靠性验证方面仍存短板,商业闭环尚未形成。张雷透露,远景的能源大模型预计1-2年内显现明显价值,3年内达到类似自动驾驶L3级别的成熟度。他描绘了更宏大的愿景:未来能源系统将进化为由亿万智能体构成的“珊瑚礁式”生态系统,具备自我演进能力,能以更低成本为社会提供稳定、绿色的能源。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