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AI时代,科技巨头“人才战”为何超越并购成焦点?

   时间:2025-07-22 12:16 作者:蓝鲸新闻

在关税政策迷雾缭绕的2025年,美股市场却在第二季度展现出了强劲的复苏势头。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因估值诱人,吸引了大量国际风险资本的涌入。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旨在扶持新兴企业和推动其上市进程,为新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营造了肥沃的土壤。股权市场的回暖与美元利率下滑的预期,为早期投资者开辟了一条顺畅的退出路径,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高风险初创企业的投资热情。

Crunchbase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初创企业收购交易总额有望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同比激增155%。这一数据表明,买家对热门初创企业的追捧程度日益加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庞大的交易额中,谷歌以320亿美元收购网络安全独角兽Wiz的交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在上半年,人工智能领域依然是风险资本的宠儿。Wiz虽是一家网络安全公司,但其AI安全技术的开发尤为引人注目。紧随Wiz之后的是OpenAI斥资65亿美元收购Io的交易,Io由苹果前设计师乔尼·艾维创立,专注于AI赋能设备的设计。医疗护理领域也吸引了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的关注,Clearlake Capital Group以53亿美元的估值收购了电子健康记录软件供应商Modernizing Medicine,成为上半年第三大规模的交易。

然而,今年上半年初创企业投资领域的亮点并非仅限于并购交易,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对初创企业人才的激烈争夺。社交平台meta在今年年初已大幅提高资本开支预算,从2024年的392亿美元增加至600亿至650亿美元,随后又进一步扩大至640亿至720亿美元,为其AI扩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meta近期斥资143亿美元收购了数据标注和训练平台Scale AI的49%股权,并成功挖角其创始人兼CEO汪滔,主导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

meta的布局并未止步于此,该公司还收购了语音初创公司Play AI,并以3.5亿美元收购了眼镜巨头依视路的3%股权,进一步推进其可穿戴设备的开发。meta还通过挖角策略增强自身实力,据报道,该公司在一周内挖走了OpenAI的7名核心研究人员,并以天价挖走了苹果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鸣。

谷歌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同样表现出色。今年早些时候,当OpenAI计划以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公司Windsurf时,谷歌却以24亿美元许可费引进了Windsurf的核心团队,包括CEO、联合创始人及30名顶级工程师等,从而获取了代码生成技术的独家授权,成功破坏了OpenAI的交易计划。OpenAI因此成为了这场人才争夺战的“受害者”,据PitchBook估算,在过去两年中,该公司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研究部门主管和超过50名关键员工被同行挖走或自行创业。

今年的“收购战”呈现出新的特点,即从“买公司”转变为“抢人才”,这反映了从“收购公司”到“争夺核心资源”的底层逻辑变化。meta通过连续加码资本开支和挖角策略,谷歌以“截胡团队”的方式瓦解OpenAI交易,以及OpenAI大量流失核心人才等现象,都凸显出技术竞争已进入“人才即壁垒”的新阶段。这场围绕AI基础设施和顶尖团队的激烈争夺,不仅重塑了企业的战略布局,更预示着全球科技产业的权力结构正在加速重构。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