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科技圈迎来重磅消息——宇树科技正式推出新一代仿生人形机器人Unitree H2。这款被视为H系列升级款的机器人,凭借其突破性的设计和技术创新,迅速成为行业焦点,也让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竞争格局再度升温。
从公开信息看,Unitree H2身高1.8米,体重70公斤,外形设计更贴近人类真实比例。官方视频中,这款机器人甚至穿上了日常服装,进一步强化了拟人化效果。尽管具体技术参数尚未完全披露,但演示画面显示,其灵活性和稳定性较前代产品有显著提升,尤其是新增的仿生人脸设计,让人联想到科幻电影中的经典机器人形象。
宇树科技的突破并非孤例。当前,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已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超过20款人形机器人产品,覆盖教育、服务、科研和工业等多个领域。优必选的Walker系列以双足行走稳定性和交互能力见长,主要应用于公共服务和家庭场景;达闼科技依托5G技术,主打云端智能机器人;小米的CyberOne则聚焦情感交互和低成本普及;科大讯飞结合AI语音技术,强化教育和服务功能。傅利叶、智元机器人等企业也纷纷推出创新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资本市场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热情持续高涨。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发生127起投融资事件,总金额达364.36亿元,远超2024年全年水平。截至2025年6月底,全球范围内融资事件已超过83起,总金额突破14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企业占据60%份额,累计融资额达84亿元。宇树科技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提交IPO申请,投后估值超120亿元;优必选已于2023年在港股上市,融资约10亿美元。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商业化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以国内企业为例,优必选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21亿元,同比增长27.5%,但净利润亏损4.4亿元。其Walker系列虽斩获近4.3亿元合同,但2024年全年仅交付10台,量产能力备受质疑。禾川科技同期的归母净利润亏损3816.23万元,新松机器人亏损9535.82万元,越疆科技亏损9536万元。全球范围内,波士顿动力依赖母公司资金支持,软银的Pepper机器人项目因成本高昂、售价低廉而停产,法国Aldebaran Robotics也因业绩亏损暂停运营。
分析指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亏损与多重因素有关。技术层面,高精度传感器、电机控制等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基础研发投入不足;市场层面,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教育、娱乐、家庭陪伴等消费级市场,以及医疗、安防、工业等专业领域,但市场需求尚未完全释放,用户接受度和支付意愿存在不确定性。研发成本高、周期长也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尽管如此,行业对未来的预期依然乐观。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GGII则认为,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左右。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甚至预测,长期来看,人形机器人全球需求量可能达100亿台。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的逐步成熟,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未来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