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全球首创!银河通用联合北大等团队推出NavFoM,机器人自主导航新突破

   时间:2025-11-05 23:28 作者:柳晴雪

银河通用联合北京大学、阿德莱德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科研团队,正式推出全球首个跨本体全域环视导航基座大模型NavFoM(Navigation Foundation Model)。该模型突破传统导航系统对预设场景的依赖,使机器人能够在完全未知的环境中自主决策路径规划与动态避障,标志着机器人空间感知能力迈入全新阶段。

相较于今年6月发布的端到端导航大模型TrackVLA,NavFoM实现了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决策的跨越。在甜点配送测试中,搭载该模型的机器狗不仅能实时追踪用户移动轨迹,当目标进入密集人群时,可自主计算最优避障路径;当视觉信号中断时,系统能通过空间记忆重构导航策略,确保任务连续性。实验数据显示,机器狗在跨场景切换时的决策延迟低于200毫秒,达到人类即时反应水平。

该模型的核心创新在于构建了"视频流+文本指令→动作轨迹"的端到端学习范式。通过TVI Tokens技术,系统为每帧视觉数据添加时空坐标系,使模型能够理解画面间的时序关联与空间变换。例如在过街天桥场景中,机器狗可识别斑马线位置、预判行人动向,并动态调整步态参数完成上下楼梯动作。BATS策略则通过注意力机制实现计算资源优化,在7B参数规模下仍保持毫秒级响应速度。

训练数据层面,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1200万条多模态数据的超大规模数据集,其中800万条为跨本体导航数据,覆盖四足机器人、轮式机器人、无人机等12种异构平台;400万条开放问答数据则强化了模型的空间语义理解能力。通过视觉特征缓存技术,数据预处理效率提升3倍,使模型训练成本降低45%。

在基准测试中,NavFoM在VLN-CE、HM3D-OVON等5项国际权威指标上刷新纪录,特别是在零样本学习场景下,目标搜索成功率提升27%。真实环境部署测试显示,轮式机器人可完成5公里混合路况导航,无人机能在复杂地形中规划最优飞行路径,自动驾驶系统则实现了动态障碍物的实时避让。

基于统一架构,研究团队同步推出三个垂直领域模型:TrackVLA++将长程跟随时间扩展至30分钟,支持跨楼层定位;UrbanVLA接入第三方地图API,实现城市级路径规划;MM-Nav则通过360°纯视觉方案,解决了透明障碍物检测的行业难题。这些模型已在实际场景中完成验证,显示出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