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发布的《中国供应链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全球供应链正经历深度重构,中国经济格局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技术变革等因素加速了这一进程。在此背景下,中国供应链体系完成从“世界工厂”向“全球供应链枢纽”的关键转型,展现出更强的韧性与竞争力。
报告指出,中国在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的产业集群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全国已形成80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高端装备领域占比达36.25%,覆盖航空航天、智能电网、轨道交通装备等战略性产业。这些集群通过技术协同与资源整合,显著提升了产业链的附加值与全球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成为供应链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据统计,中国物流供应链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渗透率已超过37%,其中运输优化场景的渗透率高达78.18%。通过AI算法优化路线规划、仓储管理以及需求预测,企业运营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物流成本显著降低。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秘书长彭新良透露,“AI+供应链”模式已渗透至产品研发、采购管理、供应商协同等全链条环节。以某头部物流企业为例,其AI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超过15%,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车辆利用率提升45%,订单处理时效缩短至2小时内。
报告特别强调,中国企业出海模式正从单一产品输出向全产业链生态共建升级。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海外仓数量突破2500个,总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形成覆盖全球主要市场的仓储物流网络。这种“产业链供应链出海”模式,通过海外产业园区与本地化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有效降低了国际贸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