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阿里巴巴强化ESG治理,首推“范围3+”减排新概念引领行业绿色转型

   时间:2025-09-02 07:00 作者:沈如风

近日,阿里巴巴的股价在开盘后出现了显著上涨,涨幅一度达到18.5%。这一市场反应的背后,有消息称阿里巴巴正在开发一款全新的AI芯片,旨在填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空缺。据透露,这款芯片目前正处于测试阶段,其设计目标是服务于广泛的人工智能推理任务,并且与英伟达的产品保持兼容。

阿里巴巴不仅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新进展,还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展现出了积极姿态。今年6月底,阿里巴巴发布了其2025年度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这已经是连续第四年发布此类报告。该报告详细阐述了阿里巴巴在治理、环境和社会三大领域的努力和成就,共计131页,内容丰富。

在ESG治理架构上,阿里巴巴建立了三级体系,包括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和ESG工作组,分别负责监督评估、战略制定与落实以及日常工作的执行。这种分层协同的治理模式,旨在提高决策质量,强化监督力度,确保ESG目标的有效实现。

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范围3+”这一创新概念,即生态减排。阿里巴巴认为,作为平台企业,其并不直接拥有或控制平台上商品的所有权,因此商品在生产、物流及使用阶段所产生的排放,不应全额计入其碳足迹。相反,阿里巴巴通过技术、数据与资源,赋能平台商家减少排放,以此实现减排目标。2025财年,阿里巴巴的“范围3+”减排量达到了5920.8万吨,同比增长77.6%。

在环境保护方面,阿里巴巴提出了明确的碳中和目标,计划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营运碳中和,同时实现价值链净排放强度减半,并带动和赋能平台生态在15年内减排15亿吨。阿里云作为阿里巴巴的重要业务之一,其在节能减排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2025财年,阿里云自建数据中心的年均PUE降至1.190,洁净电力使用比例达到64.0%,保持了亚洲领先水平。

除了环境保护,阿里巴巴还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例如,阿里巴巴参与设计的打拐系统“团圆”,已经累计找回了5113名孩子。阿里巴巴还派出了34位“乡村特派员”深入全国29个县域,助力乡村振兴。在科技伦理方面,阿里巴巴建立了科技伦理治理委员会,从模型训练到内容传播等阶段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技术的向善发展。

阿里巴巴的财报也显示了其在AI领域的强劲增长。2026财年一季度,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6%,达到333.98亿元,创下三年来新高。AI相关收入已占云业务外部收入的20%以上,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随着“AI驱动”战略的持续推进,阿里巴巴在提升AI技术能力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技术向善,积极推动技术开源,支持AI驱动的科学研究。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