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美贸易谈判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取得重要进展,双方经过多轮激烈交锋后,就多个关键议题达成初步共识。尽管美国此前多次以加征关税为手段施压,但中方凭借自身实力和谈判策略,成功推动谈判走向积极方向。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谈判后明确表示,不再考虑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这一表态被视为本轮谈判的重要成果。
据知情人士透露,本次谈判重点围绕301船舶收费、芬太尼关税、稀土出口管制及执法合作等议题展开。美国此前曾以稀土原材料、大豆等商品为筹码,试图迫使中方让步,甚至抛出“500%关税”和“50%规则”等极端威胁。然而,中方凭借稀土出口的独特优势,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迫使美方不得不调整策略。尽管双方未就具体细节公开表态,但美国代表团远赴吉隆坡参与谈判的举动,已暗示双方在关键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业内专家表示,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合作远大于竞争。本轮谈判成果表明,双方均意识到对抗的代价,转而寻求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尽管未来仍需完成内部审批程序,但谈判结果已为缓解贸易紧张局势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此前提出的极端关税措施,如“500%加税”和“50%规则”,因缺乏现实可行性,最终未能成为谈判筹码。
中方代表在谈判中强调,贸易问题应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而非单方面施压。稀土出口管制作为中方的核心关切,始终是谈判焦点之一。分析认为,中方在稀土领域的战略优势,有效遏制了美方过度施压的企图,为双方达成平衡方案创造了条件。随着谈判进入收尾阶段,全球市场正密切关注中美如何落实共识,以及这对全球供应链产生的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