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2025全球森林评估:毁林放缓碳汇增,天然林保护仍艰巨

   时间:2025-11-18 12:17 作者:周伟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显示,全球森林资源正经历复杂变化——毁林速度显著放缓的同时,部分区域森林面积呈现回升态势,但原始林保护仍面临严峻挑战。这份涵盖210页内容的权威报告,通过详实数据勾勒出当前森林资源的全球图景。

数据显示,全球森林总面积达41.4亿公顷,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均占有量为0.5公顷。值得关注的是,森林净损失速度已从1990-2000年间的年均1070万公顷,降至2015-2025年间的412万公顷,降幅超过60%。这种转变主要得益于亚洲和欧洲的森林扩张,其中欧洲以25%的全球占比位居各大洲之首,南美洲则以近50%的陆地森林覆盖率领跑全球。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和中国五国集中了全球53%的森林资源。

在森林类型构成方面,天然林仍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达92%。其中11.8亿公顷原始林作为生物多样性核心载体,占森林总面积的29%。但1990-2025年间,这类未受显著人类干扰的生态系统净损失达1.1亿公顷。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人工林面积在过去35年增长1.2亿公顷,目前占比8%,亚洲地区人工林比例最高,达到其森林总面积的23%。这类人工生态系统在缓解天然林采伐压力、提供木材资源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森林的碳汇功能持续增强。全球森林蓄积量达6300亿立方米,平均每公顷152立方米,南美洲和西部非洲单位面积蓄积量领先。森林生物量总计7090亿吨,相关碳储量达7140亿吨,占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总量的主要部分。自2000年以来,得益于森林面积扩大和林木质量提升,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均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在管理利用模式上,全球森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29%的森林以生产木材和非木质林产品为主要功能,15%被划定为多用途林,12%专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前8.13亿公顷森林位于法定保护区,占总面积的20%;55%的森林纳入长期经营计划,欧洲这一比例高达94%。所有权结构方面,公有林仍占71%,但私营企业和社区参与公有林经营的比例逐步上升,反映出治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报告特别指出,虽然森林资源保护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天然林退化、原始林消失等问题仍需国际社会持续关注。亚洲和欧洲的森林扩张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而多功能森林管理模式的推广,或将重塑全球森林资源的利用格局。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