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数据,揭示了外资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显著增长趋势。据统计,当前外资持有的境内人民币债券存量已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这一数字刷新了历史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外资在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方面同样表现出强劲势头,净增持额达到101亿美元。特别是在5月和6月,这一增持规模更是显著扩大,达到188亿美元。这些数据无疑表明,外资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正在稳步增加。
国家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在发布会上指出,外资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不仅稳定,而且具有可持续增长的空间。他提到,尽管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和股票的市值占比仅为3%至4%左右,但受多重积极因素的推动,外资有望继续增加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
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人民币资产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呢?贾宁司长给出了几个关键原因。
首先,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稳健,为外资投资中国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升。这种稳中向好的经济态势,进一步增强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
其次,中国金融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为外资投资提供了优越的政策环境。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拓展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环境。如今,中国已拥有比较齐全和有深度的金融市场体系,为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再者,全球资产多元化配置的需求也为外资投资中国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投资者越来越注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多样化、分散化的资产配置。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相对独立的收益表现,因此成为了全球投资者分散风险、增厚收益的重要选择。
中国在国际资本流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外汇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股权性质的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同比增长16%,显示出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浓厚兴趣。同时,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也在持续增加,形成了中国的对外资产。
截至2025年3月末,中国的对外负债达到7.1万亿美元,对外资产则高达10.7万亿美元,净资产为3.6万亿美元。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中国利用外资和吸引境外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成效,也彰显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