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国算力大会的一项重要活动中,七家顶尖的算力中心,包括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青岛“海之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及万达开先进计算中心等,正式融入了国家超算互联网体系。此举标志着国家超算互联网的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数量已迈过30家大关,而其联合体成员的总数也成功突破了200家。
在接入仪式现场,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发表讲话,他强调,“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建设重心已经悄然转变,从原先侧重于数字基础设施的布局,到现在建设与应用并重,通过实际应用推动建设的深入。这一转变将在资源池化与调度、异构融合、算力与应用的一体化交付以及运维标准化等多个方面,为全国算力网络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回顾今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至2026年,我国将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而到2028年,全国公共算力的标准化互联将基本实现,逐步形成一个能够智能感知、实时发现、按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目前,国家超算互联网已被纳入国家数据局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并成功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算力强基揭榜行动。随着用户数量、应用数量、任务数量以及算力调度规模的持续攀升,国家超算互联网正日益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中的一面鲜明旗帜。
这一系列进展不仅展示了我国在算力网络建设方面的显著成就,也预示着未来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道路上的无限可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国家超算互联网将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