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七城算力中心联袂加入,国家超算互联网骨干节点再扩容

   时间:2025-08-25 01:33 作者:苏婉清

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的主舞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仪式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国家超算互联网携手七大城市算力中心,共同见证了“算力互联互通接入仪式”的盛大举行。随着太原、武汉、青岛、长沙、万达开等地的算力中心正式并入国家超算互联网,该网络所连接的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数量已跃升至30余家,联合体成员更是突破了200家大关。

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以“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为核心理念的“超算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步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一体化算力网的高质量推进,不仅凝聚了覆盖全国的创新动力,更将在新质生产力的普惠、民生改善、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多个层面发挥关键作用。

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指出,当前“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构建重心已从单纯的数字基础设施布局,转向建设与应用并重、以应用促进建设的新阶段。国家超算互联网自上线以来所积累的成功经验,无疑为其他算力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具体而言,国家超算互联网在多个方面展现了其卓越的能力。首先,通过高效的资源池管理和跨域算力调度,算力利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仅在2024年,平台就累计调度提供了百亿核时的算力,入网算力中心的资源利用率平均提高了40%。

其次,超算互联网凭借异构融合能力,依托国产深算智能加速卡,实现了高精度与低精度算力的无缝协同。这为科学计算、仿真计算、智能计算等应用场景提供了丰富的软件、模型和平台支持,包括1600余款应用软件、600多个热门开源大模型以及70多个SaaS平台。

再者,平台还具备算力与应用一体化交付的能力。通过封装用户常用的软件、模型和算法,实现了同一账户下的随时随地、即开即用,并支持百万级用户的稳定并发。目前,平台已吸引超过64万用户注册,日均处理作业数超过25万,单日处理作业峰值更是突破了100万个,月均访问量高达1100万次以上。

超算互联网在运维标准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平台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建设了涵盖多个层次的“超算互联网标准体系”,形成了从建设、使用到评价的完整生态闭环。目前,平台推动的七个关键标准中已有五个正式发布,另外两个也进入了征求意见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6年,我国将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到2028年,则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的标准化互联,逐步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能力的算力互联网。而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作为这一目标的重要实践者,正加速构建技术领先、模式创新、服务优质、生态完善的体系化创新布局。

曹振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推动算力与应用、产业的深度融合,是超算互联网建设的核心目标。他认为,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在数字经济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支撑着包括汽车、能源、电动车等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发展。算力要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必须与实际应用深度结合。超算互联网不仅覆盖前端科研、工业企业、民生、算力普惠等领域,还广泛涉及各行各业,全面助力各行业的发展。

为了让算力更加“好用、易用”,超算互联网正致力于构建连接各算力中心的网络,打造算力商城,连接生态,提供服务。曹振南强调,重视算力产业生态的协作至关重要,不仅要连接机器,还要连接人、连接生态。

据悉,目前超算互联网已入选国家数据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并成功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算力强基揭榜行动。随着用户数、应用数、任务数以及算力调度规模的持续增长,超算互联网正日益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的标杆。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