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大学生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逐渐侵蚀着那些原本为毕业生量身定制的初级职位。
提及科技界的领军人物,张一鸣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南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后,张一鸣经历了多次创业尝试,最终在2012年创立了字节跳动,并成功推出了今日头条、抖音等一系列现象级产品。然而,在张一鸣的企业管理理念中,有一个看似矛盾的招聘观点:企业渴望顶尖人才,但这些人才往往是从无经验的“小白”成长起来的。他亲自指出,如果按照公司某些职位的招聘要求,连他自己都无法被录用,这无疑是对传统招聘观念的一次深刻反思。
如今,大学生们在求职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依赖于AI工具来制作简历。这些工具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根据不同企业和岗位的需求,生成“个性化定制”的简历。然而,这一看似高效的求职方式,却暗藏着巨大的风险。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同样在利用先进的AI技术筛选简历,而这些由AI生成的简历,往往会被自动过滤掉。这场由AI引发的简历大战,正逐渐演变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这种趋势尤为明显。随着人工智能编程助手的广泛应用,科技公司和部门对初级软件工程师的需求正在急剧下降。这些原本为毕业生提供入门级职位的企业,如今却更倾向于使用AI大模型来自动调试和优化代码。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发现,那些曾经梦寐以求的初级编程和调试岗位,如今已经被AI所取代。
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企业持续减少对初级“码农”的招聘,那么这些大学毕业生将失去宝贵的实践机会和成长经历。这不仅会导致他们与上一代编程前辈之间的技术“断代”,还可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教育改革,引入编程助手课程,以培养新一代具备AI素养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然而,这一改革的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除了计算机行业外,法律服务、金融信息、行政文书等领域也正在受到AI助手工具的冲击。随着这些垂直领域“智能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初级岗位将面临消失的风险。尽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技术变革无疑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但对于那些在时代变革中受到影响的个体来说,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此,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那些因技术变革而受到影响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