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菜鸟顺丰京东齐聚东南亚:电商高增长下,极兔“快递一哥”地位迎挑战

   时间:2025-09-19 04:29 作者:沈如风

近期,东南亚物流市场成为国内快递企业竞相布局的焦点。菜鸟、顺丰、京东等头部企业纷纷加大在该区域的资源投入,一场围绕供应链效率与市场覆盖的竞争正在升温。这场争夺背后,既折射出东南亚电商市场的高速增长潜力,也凸显了全球物流网络构建的战略价值。

作为东南亚物流市场的传统霸主,极兔凭借先发优势与本土化运营,长期占据市场份额首位。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极兔在东南亚的包裹量同比增长57.9%,市场份额达32.8%,较上年提升5.4个百分点。其成功秘诀在于将中国成熟的快递运营模式移植至东南亚,通过整合多平台订单实现规模效应,将单票成本从0.6美元降至0.5美元。这种成本优势使其在电商平台自建物流体系的冲击下,仍能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然而,中国快递企业的集体反攻正改变竞争格局。菜鸟在2025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宣布,其"全球五日达"服务覆盖范围扩展至6大欧亚国家,跨境时效从5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自然日。更引人注目的是,菜鸟在东南亚市场推出"3天达越南、5天达新马菲"的时效产品,运费较行业平均水平低20%。这一系列动作被业界视为直接挑战极兔的市场地位。

菜鸟的竞争策略体现在重资产投入与全链路整合上。通过与Lazada合作建设吉隆坡超24万平方米的国际物流枢纽,在越南、印尼等国布局智能仓库网络,并构建"国内前置仓-跨境直发-海外仓"的全链路体系。这种模式既支持海外仓备货的本地化配送,也提供直发专线的时效压缩,为商家提供灵活选择。

顺丰则采取"投资+收购"的轻资产模式拓展东南亚市场。自2010年进入新加坡以来,顺丰通过联合成立越南GS EXPRESS、收购泰国嘉里物流51.8%股权等方式完善网络布局。尽管2024年其东南亚业务出现13.2亿元净亏损,但新开通的"鄂州-阿布扎比-河内-鄂州"国际货运航线,显示出其持续加码的决心。

京东物流的布局更具技术驱动特征。自2016年进入印尼市场后,京东逐步将自动化仓储、智能供应链等解决方案引入东南亚。2025年上半年,京东在马来西亚、越南新增3个自营海外仓,并开通2条中国至东南亚的国际航线,通过技术输出提升服务效率。

这场竞争的深层动力源于东南亚市场的巨大潜力。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5年东南亚电商零售市场规模将达3262.6亿美元,同比增长28.5%,电商渗透率提升至24.9%。更关键的是,该区域电商平台尚未形成绝对垄断,Lazada、Shopee、TikTok Shop等平台竞争激烈,物流服务成为决定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

对于快递企业而言,东南亚不仅是当前的增长市场,更是构建全球供应链能力的重要拼图。菜鸟集团CEO万霖指出,随着各国电商渗透率提升,物流需求正从单一模式向"跨境直邮+海外仓+本地配送"的组合模式转变。掌握全球网络与稳定履约能力的企业,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

极兔在2025中期报告中承认,其东南亚业务增长得益于非电商客户开拓、价格竞争力与服务优化。但面对中国企业的集体进攻,极兔能否维持市场份额成为关注焦点。这场竞争已超越简单的时效与价格比拼,演变为不同生态体系在全球供应链能力上的深度较量。

随着竞争加剧,东南亚物流基础设施正在快速完善。自动化仓储、智能清关、跨境专线等服务的普及,不仅降低了中小商家的出海门槛,也让消费者享受到更高效的配送体验。这种动态竞争过程,正成为全球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的生动案例。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