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业绩回暖却减持套现16亿,湖北首富黄立加码前沿科技谋新局?

   时间:2025-11-22 00:15 作者:孙明

在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动向往往备受关注。近日,高德红外发布的一则公告引发市场热议,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黄立抛出了一份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过1.28亿股股份。按照公告当日收盘价12.58元/股估算,若顶格减持,黄立可套现约16亿元。对于此次减持原因,公告称是因黄立投资的上市公司体外其他创新产业业务发展需要资金。

此次减持计划公布前不久,高德红外刚交出一份不错的业绩成绩单。回顾过往,2024年对公司而言是艰难的一年,公司遭遇自2010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归母净利润为 -4.4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60.56%,毛利率也从2023年的43.72%下滑至40.72%。不过,进入2025年,公司业绩强势反弹,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0.68亿元,同比增长69.27%;归母净利润5.82亿元,同比暴涨1058.95%。公司解释称,营收增长主要因原延期的型号项目类产品恢复交付,外贸产品合同完成国外验收交付,且大力拓展民品领域,红外芯片应用业务需求快速释放;利润增长则是营收增长带动,同时公司运营成本虽因研发投入、人工成本增加等有所上升,但营收增长幅度更大。

黄立此次减持前,直接持有高德红外27.1%的股份,其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63.49%的股份。根据计划,黄立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270.74万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8541.47万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2%。若减持计划实施期间公司有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股份变动事项,减持股份数量将相应调整。高德红外强调,此次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也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产生影响。

作为技术驱动型高科技企业,高德红外构建了从底层红外核心器件到顶层完整装备系统总体的全产业链科研生产布局。公司位于武汉的工业园占地200余亩,拥有员工6000余名,产品研制基地覆盖全产业链。同时,公司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销商,还设有欧洲全资子公司。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红外热像整机及以红外热成像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传统非致命性弹药及信息化弹药四大板块。

最近几个月,高德红外连续斩获多笔订单。7月14日,公司与客户签订某型号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采购协议,金额8.79亿元;7月21日,分别与某J贸公司、某客户签订完整装备系统总体外贸产品国内采购合同和某型号光电系统订购合同,总金额6.85亿元;8月4日,又与客户签订某型号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及某型号装备热像仪产品订购合同,总金额3.07亿元。

黄立不仅在红外产业精心布局,商业版图还广泛延伸至多个前沿领域。他对科技创新高度关注,在无人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探索。黄立的创业始于1999年,当时他放弃稳定工作,拿出30万元积蓄投身红外热成像领域,创办高德红外。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公司红外测温设备供不应求,借此契机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到2009年,公司红外热成像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2013年打破西方技术封锁,实现红外芯片自主可控。

在红外产业站稳脚跟后,黄立开启二次创业。2015年,他注册成立普宙科技有限公司,进军民用无人机领域。这是一家集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运维和低空数据运营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现有员工近800人,其中60%以上为研发人员。公司具备无人机全产业链研发能力,产品应用于智慧城市、应急消防、电力巡检等多个场景。

近年来,黄立又将目光投向脑机接口领域。2021年12月,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寓意“忠于中华”,旨在突破“卡脖子”技术。在黄立与研发团队的努力下,公司完成了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全链条自主研发。

多年的创业深耕让黄立收获了丰厚财富。在10月末揭晓的《2025胡润百富榜》上,黄立、黄晟父子凭借345亿元财富荣登湖北首富(以居住地为标准)之位。黄立曾表示,民营高科技企业是国家的创新生力军,应担负起科技创新责任,此次减持所得资金也将进一步支持其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布局。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