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披露了一则关于OpenAI创始人山姆·奥尔特曼的访谈内容。奥尔特曼在访谈中深刻剖析了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态势,并指出美国可能未能充分意识到中国下一代AI技术所带来的潜在威胁。
奥尔特曼强调,仅仅依靠芯片管制来应对中国AI的发展并非长远之计。他特别提到了中国的一些AI模型,如DeepSeek和Kimi K2,这些模型在性能和功能上给OpenAI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这种来自中国的竞争,正是促使OpenAI近期决定开放其权重模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谈到中国AI的发展速度时,奥尔特曼表示:“特别是在推理能力方面,中国展现出了惊人的进步速度,不仅在研究层面,还在产品等多个维度上。”他认为,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竞争已经远非排行榜上的简单较量,而是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战略和技术博弈。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早些时候,OpenAI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调整,发布了六年来首批开放权重模型gpt-oss-120b和gpt-oss-20b。这一举动标志着这家长期坚守闭源路线的公司,自2019年GPT-2发布以来首次向公众开源其技术。
奥尔特曼坦诚地表示,中国AI模型的快速崛起确实对OpenAI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也是他们决定开放权重模型的重要考量之一。“很明显,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中国的开源模型将会迅速占领市场。”他说道,“这一点在决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虽然它不是唯一的原因,但其影响力不容忽视。”
此次访谈不仅揭示了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激烈竞争,也让我们看到了OpenAI在面对挑战时的应对策略和长远布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竞争的日益加剧,未来AI领域的发展无疑将更加充满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