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茶饮与咖啡品牌纷纷布局大型旗舰店,掀起新一轮门店升级热潮。蜜雪冰城在重庆开设的全球最大旗舰店成为现象级案例,国庆期间日均客流量超越部分5A景区,8天销售额突破350万元。这座占地超1200平方米的“雪王城堡”采用双层设计,一楼提供现制饮品与冰淇淋,二楼则陈列零食及周边产品,常规门店难见的限定款在此集中亮相,形成“茶饮+潮玩+零食”的复合业态。
蜜雪冰城的旗舰店战略并非孤例。据行业统计,该品牌已在苏州、武汉等10个城市落地旗舰店,其布局逻辑与6月发布的门店优化通知密切相关。通知明确鼓励开发景区、交通枢纽等高流量场景的“多场景门店”,旗舰店作为重要载体,承担着提升品牌形象与市场渗透的双重使命。
这股风潮早已蔓延至整个餐饮行业,其中茶咖品牌表现尤为活跃。星巴克自2017年起便探索独栋旗舰店模式,上海烘焙工坊将咖啡生产线搬入门店,北京坊旗舰店通过三层空间实现“咖啡+茶饮+酒吧”的跨界融合。茶颜悦色则将苏州会馆改造为“咫尺山林”主题店,三层空间整合旗下子品牌,并增设文创零售与迷你KTV,成为长沙网红打卡地标。
地域文化元素成为旗舰店设计的核心亮点。茶百道今年5月在成都推出的“探川觅饮”旗舰店,将川剧脸谱与蜀绣纹样融入460平方米的空间,产品线延伸至特调茶酒与甜品。霸王茶姬在全国24家旗舰店中实施“一城一策”,结合当地文化打造差异化门店。瑞幸咖啡则在厦门、宁波开设“博物馆式”旗舰店,600平方米的厦门中山路店通过企业历程展示与手冲咖啡专区,强化品牌文化输出。
产品创新与场景实验是旗舰店的重要功能。幸运咖4月在郑州推出的复古风旗舰店,上线巧克力慕斯咖啡等特调饮品,并推出太妃焦糖慕斯蛋糕等限定甜品。茶百道的“日茶夜酒”模式通过旗舰店验证市场反馈,蜜雪冰城则借助旗舰店测试IP周边与零食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为后续产品线拓展提供数据支撑。
在竞争白热化的茶咖赛道,旗舰店已超越单纯销售场所的定位。品牌通过场景化设计将抽象理念转化为可感知体验,星巴克北京坊旗舰店打破“咖啡专门店”认知,传递“第三空间”的全时段社交价值。这种策略既延续传统门店的销售属性,又通过独特叙事强化消费者认知,构建更深层次的品牌黏性。
当前茶咖行业正经历从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的转型。旗舰店作为“创新实验室”,承担着验证新模式、新产品的安全试验功能。若测试成功,相关经验将快速复制至标准门店,推动品牌整体升级。这场“超级门店”竞赛背后,折射出行业向成熟化、多元化演进的趋势,但如何避免旗舰店沦为短期打卡噱头,持续沉淀品牌价值,成为各品牌需要解决的核心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