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对话联想德国掌舵人:30亿美元年营收背后,渠道AI监管如何三管齐下?​

   时间:2025-09-08 12:11 作者:智东西

在德国柏林举办的IFA2025消费电子展前夕,联想集团在德国及奥地利市场的战略布局成为媒体关注焦点。记者与联想德国及奥地利负责人Oliver展开深度对话,这位在联想服务20年的高管首次系统披露了该区域业务的核心数据——德国市场贡献了联想全球四分之一的营收,成为EMEA(欧洲、中东、非洲)地区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Oliver指出,联想在德国的成功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渠道网络、商用市场主导地位以及严苛监管环境下的合规创新。数据显示,联想德国年营收约30亿美元,其中90%通过合作伙伴网络实现,这种"伙伴框架"模式将企业增长直接转化为渠道商利润。在AI技术浪潮中,联想推出"AI for Innovators"计划,鼓励渠道商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形成技术供应商与实施方的利益共同体。

商用市场是联想德国业务的核心战场。德国IT市场中,企业级需求是消费市场的十倍规模。联想通过收购Medion进入消费领域后,仍将战略重心放在汽车产业和中型企业客户群。Oliver特别提到,德国特有的"隐形冠军"企业普遍缺乏专业IT团队,这为联想"顾问式服务"战略提供了广阔空间。在监管层面,联想将德国的数据隐私法规转化为竞争优势,其AIPC产品因本地化数据处理能力成为AI入口首选。

混合AI战略是联想在德国市场的技术制高点。Oliver强调,联想是唯一能提供"从口袋到云端"全栈AI能力的厂商,覆盖手机、PC和数据中心三个层面。Neptune液冷技术有效解决了AI算力的能效问题,而"AI Fast Pass"服务则帮助客户在三个月内验证AI投资回报。这种技术优势在德国设立的EMEA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得到进一步强化,确保所有开发符合欧盟法规要求。

在消费市场,联想正通过创新营销打破"商务工具"的品牌印象。营销负责人Maya透露,联想在柏林酒吧举办的AI体验派对吸引超过600名年轻人参与,通过网红合作和沉浸式互动展示硬件与AI的结合。这种突破传统的营销方式,成功将品牌形象转向"创新伙伴"。尽管目前AIPC尚未出现"杀手级应用",但联想已部署AI智能体辅助销售分析,并计划向客户开放使用。

供应链本地化是联想应对欧洲市场的重要策略。匈牙利工厂为产品贴上"欧洲制造"标签,沙特新厂的投产则进一步提升了EMEA地区的供应链敏捷性。这种布局使联想成为Gartner排名中唯一同时上榜PC和服务领域的厂商,其"全球-本地化"服务模式成为跨国企业合作的关键筹码。

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在经历知识产权诉讼后实现复苏,更多企业客户将其纳入采购名单。联想通过Smart Connect技术实现手机与PC的生态协同,下一步将强化AI功能整合。Oliver坦言,当前AI对PC行业的改变是颠覆性的,不仅涉及功能升级,更将重构工作模式、营收逻辑和客户互动方式。

德国市场的成功经验正在反哺联想全球化战略。Oliver特别提到"中国学习之旅"项目,通过邀请德国客户实地考察,直观展示中国创新速度,有效打破了本土发展的心理壁垒。这种"双向赋能"模式,正是联想"全球化+本土化"战略的生动实践。在AI技术与严格监管的复杂环境中,联想在德国探索出的这条发展路径,或将成为其拓展全球市场的重要参考。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