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兰岚:以数字为翼,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开启艺术传承新篇章

   时间:2025-10-01 23:55 作者:江紫萱

北京雅昌艺术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兰岚,以数字技术为笔,文化传承为墨,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领域绘就了一幅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壮丽画卷。作为国内艺术数据领域的领军人物,她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构建起覆盖文物数字化保护、数字IP开发、文化普惠传播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

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兰岚团队构建了文化艺术行业首个结构化数据库,将千万级艺术数据整合为6大模块、22类子库。通过制定文物数字化分级标准,团队在故宫博物院、布达拉宫等重大项目中完成186万件文物数字化工作,其中布达拉宫2600平方米壁画数字化项目历时三年,攻克高海拔地区毫米级扫描技术,实现壁画色彩与纹理的毫米级精度还原。在故宫、国博等机构,团队采用"知识图谱+时空可视化"技术,以齐白石专题为例,构建包含20万条数据的数字引擎,通过三维足迹地图、社交网络可视化等手段,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可感知的沉浸式体验。

作为传统文化数字化创新的标杆,《红楼梦》数字艺术展成为兰岚团队最耀眼的成果。该展览融合XR技术、数字光影与AI交互,构建出"可感、可游、可交互"的沉浸式文化空间。观众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进入红楼世界,在动态演绎的经典场景中与AI数智人互动,体验"景、人、物、境、情、意"交织的叙事脉络。项目入选文旅部2023年数字化创新十佳案例,全国巡展吸引超200万人次参观,推动《千里江山图》等珍品突破时空限制,惠及全球观众。

在商业应用层面,兰岚提出的"标准化数字展览"模式实现文化传播与商业价值的双赢。主导设计的《红楼·幻境》展览可适配博物馆、商业综合体等多类场景,形成"静态展陈+数字交互+文创衍生+社交打卡"的融合业态。自2023年6月落地深圳、长沙等5座城市以来,已吸引超200万人次参观,带动周边消费增长超千万元,并荣获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一等奖。团队持续探索元宇宙、AI等技术与展览场景的深度融合,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解决方案。

文化普惠方面,兰岚发起"流动美术馆"公益项目,将艺术美育教育带入西部及乡村学校,惠及数十万师生。同时,为全国百家文博机构搭建线上展厅,打破空间限制,服务居家观众达1.2亿人次。她创建的"党建+数字文博"创新实验室,研发出"雅昌百灵"产品,通过年轻化表达方式让传统文化触达更多受众。深度整合的"艺术中国"数据库资源,使雅昌平台成为中国文化数字化输出的重要窗口。

作为政协北京市顺义区常务委员会委员,兰岚在2023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上展示的数字应用产品解决方案引发行业关注。她带领团队研发的智慧文博管理系统,已为故宫等机构实现百余万件文物云端管理;深圳博物馆数字百科交互系统年服务青少年美育教育超百万人次。通过与300余家文博机构合作,完成5万余场数字化展览,兰岚正以数字技术重构文化遗产的服务边界,让中华文化在全球数字浪潮中绽放独特魅力。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