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校园里,一场跨越山海的爱心行动正悄然改变着山区学子的成长轨迹。由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发展与改革局发起,联合山东省国林助学慈善基金会共同实施的“智慧护航·成长赋能”公益项目,为当地240名小学生送去了集安全守护与智能学习功能于一体的科技装备,用创新模式为教育帮扶注入新动能。

地处武陵山区的石柱县,部分乡镇学校面临教育资源结构性短缺的困境。调研显示,当地学生日均往返学校路程超过3公里,安全监护存在盲区;同时,课外知识获取渠道有限,科学素养培养亟待加强。针对这一现状,临淄区发改局联合专业助学机构,历时三个月开展实地走访与需求分析,最终确定“安全防护+智能教育”的双轨援助方案。项目团队通过整合科大讯飞教育技术资源,定制开发了适配山区使用场景的智能设备。
2025年秋季开学后,首批240套智能安全书包正式投入使用。这些书包内置北斗定位芯片与物联网模块,可实现家长端实时轨迹追踪、紧急情况一键呼救、电子围栏预警等功能。配套的智能学习终端则接入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提供涵盖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领域的互动课程。五年级学生小冉在体验后兴奋地说:“现在书包会提醒我避开危险路段,还能和AI老师对话学知识,就像把图书馆和安全员都装进了书包里。”
项目创新采用“硬件+平台+服务”的可持续运作模式。除设备捐赠外,还为受助学校搭建了云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定期更新优质课程资源。国林基金会秘书长介绍,项目设立专项成长档案,将持续跟踪受助学生学业发展,未来计划拓展心理健康辅导、职业启蒙教育等增值服务。临淄区发改局负责人表示,此次跨区域协作突破了传统物资捐赠模式,通过技术赋能构建起教育帮扶长效机制。

这场科技与温情交融的助学行动,正在山区校园引发连锁反应。石柱县教委数据显示,项目实施两个月来,受助学校学生课外读物阅读量提升47%,家长对孩子安全问题的焦虑指数下降62%。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智能设备搭建的数字化桥梁,让山区孩子与外部世界产生更多连接可能。正如项目启动仪式上一位教师所言:“当科技之光穿透群山,照亮的不仅是孩子们的书包,更是他们看向远方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