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阿里巴巴刘振飞:AI发展需将向善价值观融入“基因”,守护现实世界安全

   时间:2025-11-05 01:30 作者:沈瑾瑜

在近期举办的《阿里巴巴AI向善行动报告》发布暨研讨会上,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董事长刘振飞提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推动公益与科技的关系进入全新阶段。他强调,在智能体具备感知、决策与行动能力的当下,"向善"必须成为AI发展的核心原则,而非附加选项。

阿里巴巴自创立以来便将公益理念融入企业基因。这种文化并非通过绩效考核驱动,而是源于员工自发形成的行动共识。从技术底层到应用场景,公司始终将社会价值作为创新的重要标尺,通过具体项目推动技术普惠。

在传统技术时代,"技术向善"已转化为多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成果。例如与公安部合作的"团圆"系统,通过移动端精准推送失踪儿童信息,累计帮助5132名儿童重返家庭,找回率达98.5%。针对残障群体的轮椅导航项目则起源于内部员工需求,现已覆盖全国60余座城市,为1700万行动不便者提供1.5亿次无障碍路线规划。

随着AI技术从被动工具转向主动决策系统,刘振飞指出,公益价值观需要深度嵌入技术全链条。这要求在模型训练阶段就确立伦理准则,在交互设计中体现人文关怀,使"向善"成为AI系统的底层逻辑。他比喻道:"这相当于把价值观写入AI的'出生证明',而非后期添加的功能模块。"

最新推出的"鹰眼守护"预警系统印证了这一理念。该系统由应急管理部中国安科院与高德联合开发,通过云端AI实时分析17种驾驶场景中的车辆异常行为。在2025年国庆假期期间,系统完成超17.4亿次预警,准确率超过90%,为驾驶员争取到关键反应时间。项目负责人表示:"从风险识别到预警触发,全程由AI自主完成,但核心目标始终是保障人类安全。"

刘振飞特别强调,数字技术的终极价值必须体现在物理世界中。当AI开始影响现实运行规则时,技术开发者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让每个算法决策都符合人类福祉?如何确保智能系统始终服务于公共利益?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技术革命的真正走向。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