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母公司Alphabet近日正式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emini 3,其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在发布会上将其定位为“行业标杆”。这款模型在推理能力、语境理解及用户意图捕捉方面实现重要突破,用户无需多次提示即可获得精准结果。据介绍,Gemini 3基于谷歌自主研发的TPU架构训练,支持100万个token的上下文处理能力,适用于多模态交互、复杂编程、长文本分析等场景。
在技术发布的同时,皮查伊接受媒体专访时对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热潮提出警示。他直言,行业正处于“非理性繁荣”阶段,类似上世纪末互联网泡沫时期的过度投机现象正在重现。尽管长期看好AI的变革潜力,但他强调,若泡沫破裂,整个行业将面临系统性风险,没有企业能够置身事外。这一观点与近期多家金融机构的研判形成呼应——罗斯柴尔德银行Redburn分析师下调科技巨头评级,指出生成式AI的商业回报尚未达到预期水平。
市场对AI资本支出的担忧持续升温。美国银行最新调查显示,近五分之一的基金经理认为企业存在过度投资倾向,核心矛盾集中在AI项目的资金配置效率上。更具争议的是,OpenAI近期完成的1.4万亿美元融资与其实际营收规模形成巨大反差,引发市场对行业估值泡沫的广泛讨论。分析人士指出,若资本退潮,可能重现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的连锁反应,包括企业裁员、项目搁浅等问题。
面对潜在风险,皮查伊强调谷歌的全栈技术优势。从自研芯片到YouTube数据生态,再到前沿科研布局,公司构建了覆盖硬件、算法、应用的完整体系。这种垂直整合能力被视为应对市场波动的关键缓冲。不过他也承认,AI发展已带来现实挑战: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当前AI技术消耗全球1.5%的电力,这一比例预计将持续攀升,迫使各国加速能源基础设施升级。
在就业影响方面,皮查伊将AI定义为“人类历史上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之一”。他预测,教师、医生等职业不会消失,但工作方式将发生根本转变。能够掌握AI工具的从业者将获得竞争优势,而拒绝适应技术变革的人群可能面临淘汰。这种观点与近期多项劳动力市场研究结论一致——麦肯锡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约4亿个工作岗位可能因自动化发生改变。
值得关注的是,科技行业领袖对Gemini 3的发布普遍持积极态度。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在社交平台公开称赞该模型“表现亮眼”,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向谷歌团队表示祝贺。据透露,Gemini 3将逐步整合至谷歌搜索、开发者工具及消费级应用中,首批功能预计在未来三个月内上线。










